画家简介

 



惠崇(965- 1017),福建建阳人,北宋僧人,擅诗、画。现有诗作《北宋九僧诗》、画作《沙汀烟树图》等传世。

 

北宋初年,有僧侣9人、以诗著名,他们是:建阳惠崇、剑南希昼、金华保暹、南越文兆、天台行肇、汝沃简长、贵城惟凤、江南宇昭、峨眉怀古,其中惠崇尤多佳句,为九僧之首。

 

惠崇生在闽北。他的诗才、他的画才,源于武夷山水的天然真趣,灵秀之精。

 

惠崇曾从自己的诗作选出得心可喜者百句,一一作画,每句一图,将其刻石立于长安,后人称为“《百句图》刻碑”。可惜早已荡然无存。北宋翰林学士杨亿(浦城人)在《杨文公谈苑》中,录有近百个惠崇诗目;明代学者胡应麟在《诗薮》中收录其屈指可数的断句。从这些仅存的诗作和画作中,后人仍然能领略前朝天才的灵气与才学,感受千年以前的山川景色。

 

绘画

 


 

惠崇的画作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北宋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》载,“建阳僧惠崇,工画鹅雁鹭鸶,尤工小景。善为寒汀远渚、潇洒虚旷之象,人所难到也”。明董其昌题惠崇《溪山春晓图》,将惠崇与巨然并论,称其二人画作“皆画家之神品也”。王安石《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》说:“画史纷纷何足数,惠崇晚出吾最许。”

 

苏轼、黄庭坚等也有诗称赞他的画,其中苏轼在神宗元丰八年(1085年),题惠崇《春江晚景二首》,其中一首:“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”流传千古。

 

惠崇的画作,流传至今的不多,如《沙汀烟树图》,乃国宝级藏品,现收藏于辽宁博物馆。《沙汀烟树图》为绢本设色[2]  ,纵24厘米,横24.5厘米,原被清室收藏。辛亥革命后,住在紫禁城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以赏赐的名义,让其弟溥杰将此图携出宫,后此画辗转入藏东北博物馆,即现在的辽宁省博物馆。此图描绘了江南水乡初春之景:春江水暖,潺潺流淌,引得许多水鸟嬉戏其中。画面左侧,水面之上,有两只水鸟比翼双飞,煞是动人。河岸边有水草摇曳,浮萍微动。两岸之上,沙汀平铺,绿树成荫。近处岸上,杨柳正吐新绿,枝繁叶茂,生机无限。对岸丛树茂密,烟霭笼罩,若隐若现,扑朔迷离。此图虽然描绘的是初春时万物复苏的情景,但空旷清逸、烟岚迷蒙的画境不免让人顿生伤春之感。

 

惠崇注重运用透视的绘画技艺,把秀丽山川,艺术地取入画中,自成一格,脱俗不凡。他所作《秋浦双鸳图》,前景绘芦苇败荷,中景画鸳鸯一双栖于岸上,远景为岸际天空,全景给人一种秋天虚旷潇洒气氛,具有诗的意境,情景交融,洒落生姿。故他的画品,博得不少文人诗客的赞誉,争相题诗,趋攀风雅。宋代诗人兼书法家黄庭坚对惠崇小景,备加称许:“惠崇笔下开生面,万里晴波向落晖。梅影横斜人不见,鸳鸯相对浴红衣


惠崇的作品
同时期画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