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李唐《濠梁秋水图》天津博物馆藏,又名《濠濮图》卷,绢本,设色,纵24厘米,横114.5厘米。

 


数株茂密的大树占据了主要画面。树用夹叶法,淡赭设色,透露出浓浓秋意。大石用斧劈皴,勾勒劲健,结构谨严,苍劲凌厉,颇见质感,以青绿罩染。画面左侧飞泉直泻,落叶点点。

 

整个画面显示出一副浓郁的深秋景象,在这样一个环境里,庄子和惠子坐于岸边。二人衣着古朴,衣纹简练,却颇见精神。一人面对观者,一人侧面作交谈状,与《采薇图》中伯夷和叔齐的表现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 

李唐对秋水的刻画尤见功力,并使山石的刚硬和水波的柔和形成鲜明对比。整个画面显示出一副浓郁的深秋景象。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,庄子和惠子坐于岸边。二人衣着古朴,衣纹简练,却颇见精神。一人面对观者,一人侧面作交谈状,与《采薇图》中伯夷和叔齐的表现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 

此作品的故事取自《庄子·秋水篇》,表现的是庄子和惠子论辩时的情景。原文为:“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。庄子曰:‘儵鱼出游从容,是鱼之乐也。’惠子曰:‘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’庄子曰:‘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鱼之乐?’惠子曰:‘我非子,固不知子矣;子固非鱼也,子之不知鱼之乐,全矣。’庄子曰:‘请循其本。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,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,我知之濠上也。”’这段对话非常精彩,透出层层玄机和狡黠,李唐的作品可以分为两个时期:南渡之前和南渡之后。他南渡之前的作品以《万壑松风图》为代表,表现了他画体的北宋风范:构图繁密,气势雄峻,画风严谨,朴实厚重,动人心魄;南渡之后的作品以《采薇图》和《清溪渔隐图》为代表,表现了李唐的另一种风貌:简练洒脱,水墨苍劲,以刚性线条和大斧劈皴为标志。

 

看《濠梁秋水图》,我们发现它似乎正处于一种中间状态,处在一个风格转变的时期。转变的具体体现就是李唐从范宽的风格中逐渐脱离出来,形成新的风格。这种转变后的新风格可以称为李唐风格,或者叫做南宋风格。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体会这种转变。

比如构图,局部取景的方式在《濠梁秋水图》就已有体现,《采薇图》只不过把要表现的物象更加拉近了而已。又比如皴法,这也是李唐绘画风格转变最主要的表现方面。总体上,李唐的作品具有一种深沉刚猛的画风,《万壑松风图》就是这种风格。《濠梁秋水图》中这种特性依然保持着,但出现了大量的侧锋用笔,是大斧劈皴的雏形,洗练、刚劲;到了《采薇图》时期,则一变为阔笔挥洒,更加简略,却同样充满速度和力感。从画面整体的感觉来讲,这种转变就体现得更加明显了。《采薇图》描绘的是一片江南的山水,画面仿佛弥漫着一层雾气,树石的画法也是水气淋漓。《濠梁秋水图》与之相比,则显得有些“干”,笔触小,石质坚实,透露出一种浑厚深沉的山水景象。

 

综上所述,从用笔、风格、水准等几方面来讲,《濠梁秋水图》当属李唐的精品之作。更为重要的是,《濠梁秋水图》正是从《万壑松风图》到《采薇图》之间的过渡作品,仿佛为李唐从北宋风格向南宋风格的转变做了精巧的注释一般,因而更显示出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。

 

声明: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于网络,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。本文仅供美术绘画爱好者学习交流,所涉绘画作品及文字版权与著作权归原作者,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,责任自负!
0赞
标签
濠梁秋水图,李唐作品,中国画,古画
编辑admin
发布于2015/12/11
最新资讯